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

秦始皇陵之銅車馬馬具


兩座珍貴的銅車馬是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20米、距現地表7.8米深的地下,發現了一座平面呈丁字形的大型陪葬坑,從中發掘出土的。


當時,兩乘銅車馬一前一後放置在一個木槨內,因木槨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銅車馬出土時均已被壓碎,但車馬構件基本齊全。這是我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車馬。



左面為一號銅車馬,右面為二號銅車馬

這組銅車馬按出土時的前後順序編為一號車和二號車。因為當時青銅器製作工藝方面的侷限,銅車馬並沒有做成當時實用車的大小,而是按照皇帝御用車隊中屬車的形制縮小二分之一。
這兩乘車均為單轅、雙輪、四馬系駕,各有銅御官俑1件,大小皆相當於真實人車的二分之一。


單轅
:車前駕牲畜的一根曲木(下圖)。漢代以後,多為雙轅,即車的兩側分別有一根轅木。我們現在看到的馬車大多是這種類型。

雙輪:兩個車輪。兩輪馬車較四輪馬車有轉向靈活、節省畜力、奔跑速度快等特點,尤其是在泥濘的路上更突顯出兩輪車的優勢(四輪車多見於歐洲,其路況相對平坦是原因之一)。


衡:古時通「橫」,這裏指「橫木」(上圖)。

軛:駕車時擱在牲畜脖頸上的曲木(上圖)。

秦代的車和馬是怎樣連接的?駕車的駟馬(二、六馬匹同理)在行進過程中為什麼既不會靠得太近、也不會相離太遠、能始終保持一定的間距齊駕並驅?

以二號車為例,可見位於中間兩馬之間的「轅(輈)」與橫在其上的「衡」。

中間的兩匹馬稱作服馬,主要用來駕轅;旁邊的兩匹馬協助服馬拉車,稱為驂馬(音同「燦」,意為「駕在車前兩側的馬」)。

由上圖可見,轅與衡都作用於服馬,而未與驂馬相連。


為了使四匹馬各處其位、齊力拉車,銅馬車上安裝有防止驂馬內靠及外逸的專用部件——脅驅與韁繩。

脅驅(上圖 黑箭頭):用以防止驂馬內靠。

韁繩:為防止驂馬外逸,在驂馬的勃頸上套有一根韁繩(上圖),韁繩的另一端系在衡與軛的交接處(上圖 黑箭頭),以防止驂馬過分遠離。

通過上述裝置,驂馬與服馬間能夠始終保持一定的間距,既不會太遠,也不會太近,可以始終並駕齊驅、合力拉車。


節約

逛過不少博物館,經常能看到這種周代的銅管,長得好像家裡水管上的三通。這種管狀物就是口中常說的“節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節約”這個詞,它的意思就是節制不浪費。但最初的“節約”一詞是作為一種馬具,同其他馬具銜、鑣、當盧、同泡等一樣,商代晚期就已經鑄造成型。

亞形四通節約  陝西  東周時期

在《說文解字》中,節(節)字:竹約也。從竹即聲。子結切。意思是說:節,竹結。字形採用“竹”作邊旁,“即”是聲旁。約(約)字:約,纏束也。從糸,勺聲。意思是說:約,纏繞捆縛,字形採用“糸”作邊旁,採用“勺”作聲旁。總的來說:節約的意思就是節制約束不浪費。那麼,節約怎麼會與馬具扯上關係呢?

其實,馬具“節約”是竹節“節約”的借用,馬具上有很多帶子,有的帶子需要相互交叉扎綁,在扎綁時須在兩條帶子交叉的位置放置一種配件就是“節約”。而把這個“節約”用在交叉處,不但可以減少扎綁的繩節,而且節約了時間。因為“節約”使繩帶更平整,所以不會讓繩節或者金屬在馬的運動中磨壞馬的皮膚。有了節約,馬具中的繩帶就不容易亂起來,互相之間分開,馬跑起來才不會被勒死,從而達到控制馬的目的。

南越王墓出土的熊形銅節約

馬具“節約”它的主要用途是作為頰帶、項帶、咽帶、鼻帶和額帶的連接點。“節約”套在繩帶上時就猶如一個竹節連接主幹枝葉一般,同時會使馬具更結實、耐用。

古代人為了駕馭馬匹要給馬頭帶上馬具,就是後世所說的馬轡頭。節約是一種管狀物,中間可以穿繩子,用來連接絡頭或轡帶。李賀有詩曰:“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金絡腦”就是指的馬頭部戴的銅轡頭。

大家可以仔細看看,秦始皇陵車馬坑出土的一號銅車馬,駕車駿馬的馬頭上戴著的就是“金絡腦”。這裡的節約造型比較美觀,上半部是半球形,下半部為銅托,銅托上有四個銅鈕,其中貫穿著四個銅節,銅節中有兩個榫頭,兩個有卯口,用來和頜革、鼻革、頰革等部位的鏈條連接。

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熊形鎏金銅節約

馬車在商周時期是主要的出行工具,因此馬具“節約”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節約有駕馭、控制馬匹的功能,在東周文獻中它就延伸出了控制、節制的意思。到了漢代“節制”的引申義又變化出了“節儉”的意思,從而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節約”一詞。

洛陽北窯西周墓出土的各種樣式的節約

當盧 (馬當)


當盧,又名鍚,是中國古代馬具的一種,綴於籠頭之上,置於馬額頭中央。質地以銅為主,亦有金質、銀質、骨質等。商代就已經出現,秦漢最為流行,唐宋以後逐漸演變為「面簾」。其起源可能受到面具的影響,由於對馬臉兼備裝飾和防護兩項功能,因而長期流行不衰。

海昏侯國遺址出土漢代銅當盧

最初本只是簡單的幾何圖形,如河南安陽大司空村出土的商代當盧,僅為一銅質圓泡,不加裝飾;到秦漢時期,正面多裝飾花紋,還有鎏金銀等工藝,形狀也逐漸拉長,甚至衍變出馬面形象。

鍚是先秦時代的稱呼,又作鐊。《說文解字》:「鐊,馬頭飾也。」《詩·大雅·韓奕》:「鉤膺鏤錫」。東漢鄭玄箋注此句說:「眉上曰鍚,刻金飾之,今當盧也。」可知漢代已稱之為當盧。唐《慧琳音義》解釋「當盧」的詞源說:「當盧,字宜作顱……言馬面當顱。」指出「盧」字是「顱」的通假字。

印度Nettipattam

印度喀拉拉邦有一種置於大象前額的金屬飾品,稱為「Nettipattam」與當盧有相通之處。

馬銜

一般的馬銜示意圖

馬銜、馬嚼子,俗稱「水勒」,是放置在馬嘴裏的金屬條狀物,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由其它材料製成。馬銜並不如大眾所想像的安放在馬的牙齒上,而是掛在前「切」齒之後和後「磨」齒之前的空當之中。這裏通常叫做「bar」。


俗話說一匹馬「用它的牙奪過嚼子」(grab the bit in its teeth)實際上是指馬用自己的嘴唇使勁夾住馬銜而不聽騎手的命令。依據馬銜的設計和騎手的技術,馬銜為騎手提供不同程度的對馬的操控以及他和馬匹之間的交流。因此,馬銜的類型是否滿足馬的需要、是否能夠安裝到位從而正常工作以及是否能夠儘量使馬感覺舒適,都是十分重要的。


馬銜是利用壓力駕馭馬匹,而不是利用痛苦。當然在不正確使用之下,即使是最輕柔的馬銜也能傷害到馬。給馬發出指令只需雙手最輕微的運動。人們應當依靠收放手中的韁繩來給馬指引正確的方向,而不是向某個方向用力強拽馬頭。實際上,絕大部分騎術中的轉向,尤其是在英式騎術中,是通過雙腿和臀部來實現的。一側小腿向某個方向擠壓馬的身體,同時另一側小腿作為支點,並且適量地驅使馬匹前行。改變坐骨和臀部的位置,以及坐骨所施加的壓力,不僅適用於轉向,對於加速和減速都是極為有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