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秦陵兵馬俑、秦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西陽村。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佈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佈置仿秦都鹹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墓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完成。
據目前的考證,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955.5米處,普遍認為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墓有機組成部分。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
人殉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 。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工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余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獻公元年(前384年),“止從死” ,秦國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
建築結構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按照它們發現的時間把它們分別定名為兵馬俑一、二、三號坑。最早發現的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2,780平方米。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墻。墻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墻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席,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
隔梁旁等距離分布著立柱,起加固隔梁的作用
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為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於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 兵馬俑坑
軍陣
按兵馬俑現有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戰車100輛,戰馬100匹。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
一號坑
1974年在秦始皇陵東1千米處,發掘出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俑坑。一號坑在南,坑道座西面東,呈長方形,東邊的門當為正門,東西長230米,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為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東西兩端和南北兩側各有5個斜坡門道,坑道內有10道2.5米寬的夯土隔牆,隔牆上架著粗大的橫樑,再鋪蘆席、細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磚墁鋪。
一號俑坑根據鑽探和試掘,一號俑坑內有:陶俑、陶馬6000件,戰車40餘乘。目前已出土1087件陶俑、8乘木質戰車以及32匹拉車陶馬。
一號俑坑的結構:
- 四面有環廊環廊內排列著步兵俑圍繞
- 環廊之內有9條東西向的過洞過洞內相間排列著戰車俑和步兵俑,各長180米,寬3.5米
- 過洞與過洞之間以土牆相隔
一號坑的發現,緣於1974年3月,兵馬俑面世,當時下和村農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剛好開在一號坑的東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陝西省博物館、文管會、臨潼縣文化館聯合組成的考古發掘隊進駐秦俑坑工地。隨著工作範圍的不斷擴大,1976年—1978年,考古隊又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方面的人員。一號坑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0多個修復組展開對兵馬俑的大規模修復。
一號坑兵馬俑按實戰軍陣排列。俑坑的東端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戰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們是一號坑軍陣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邊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
西頭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每排68人,前後、左右成行,共計204人,組成方陣的後衛。他們手執弓弩等遠射兵器,擔任整個軍陣的警戒任務。
坑的中間,10道隔牆隔開的11個過洞里排列著38路面向東的縱隊,每路中間都排列有駟馬戰車。陶俑全部身披鎧甲,手執長兵器。他們是一號坑的主力部隊。
一號坑共有27個探方,根據每個探方裏兵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發掘後可出土兵馬俑6000餘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號坑兵馬俑按實戰軍陣排列。俑坑的東端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戰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駑,他們是一號坑軍陣的前鋒部隊。
二號坑
一號坑是農民打井偶然發現,而二號坑則是考古工作者經過鑽探的科學發現。1976年4—5月間,考古隊在一號坑的東端北側有目的的鑽探工作中,於4月23日又發現了一個有兵馬俑的坑。
1994年3月1日,二號坑保護大廳竣工後,舉行了隆重的二號坑開工典禮,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親臨現場,宣布了二號坑發掘工作的正式開始。為了保證這一重點考古工程的科學化、規範化,國家文物局專門成立了二號坑專家組,以指導考古發掘工作。
俑坑中被大火燒過的鋪地磚
秦始皇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20米處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124米,南北寬為98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複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混合編組的「左軍」,也是秦兵馬俑坑的精華所在。
二號俑坑目前二號坑的考古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已發現戰車89乘、陶馬472匹、各類士兵俑937件,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
二號坑佔地面積很大,不過大部份尚未發挖,因為專家們仍在研究如何能好好保存陶俑的原樣,使之不會受到氧化的方法,因此在這裡看到的大多為呈波浪狀的覆土。
坑內布局是由4個單元內的4個不同兵種構成的一個曲尺形軍陣。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突出的部分,是由334件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其中包括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采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一至八過洞,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乘戰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包括九至十一過洞,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至14過洞,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二號坑的四個單元中就有三個布有車兵,戰車占到整個軍陣面積的半數以上,證明在秦代車兵仍為作戰的主要力量。木質戰車因為年久已朽,但車轅、輪等卻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跡,車上的銅質構件尚存在。
俑坑內的108件騎兵俑是中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數量眾多的古代騎兵的形象資料,特殊的裝束也與騎兵的戰術特點密切聯繫。秦俑二號坑出土的弓箭手、輕車兵、騎兵俑等,首次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騎兵、輕車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資料,在古代軍事史的研究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號坑
三號坑的發現,同二號坑一樣,是考古隊經過鑽探的結果。繼一、二號兵馬俑坑之後,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號坑西端北側25米處,鑽探發現了一個陪葬坑,根據發現的先後,編號為三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三號坑位於一號坑以北25米的地方,二號坑以西120米,東西長17米左右,南北寬21.4米,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三號坑共可出土兵馬俑68個。
從3號坑的內部布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經專家分析此坑應當是統帥一、二號坑軍陣的指揮部,展示的是古代軍幕的形象,稱為幕府,或軍幕、帷幄,或簡稱幕。坑中的士兵是擔任警衛的衛兵。
發掘情況來看,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艷。雖然此坑未經焚燒,自然坍塌,但坍塌前曾遭到人為的破壞,陶馬、陶俑殘破嚴重。
從位置來看,三號坑位於一、二號坑後部,位置相對隱蔽、安全。
此坑結構較複雜,三號坑從平面佈局上分為北廂房、南廂房、車馬房三個單元,各單元出土文物不盡相同,功能各異。東邊有一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形門道,直通正面的車馬房,車房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南北向長廊,長廊的西邊連接南北廂房,南廂房分為甬道、前室、後室,北廂房呈東西向。
三號坑出土陶俑68件,陶馬4匹,木質戰車遺蹟1乘,兵器34件。這些陶俑的編組排列與一、二號坑不同。一、二號坑內的陶俑都是按作戰隊形排列。三號坑內武士俑所持兵器也與一、二號坑內武士俑不同。後者配備的有長射程的弓弩,近距離格鬥的矛、戈、鉞、劍等,而三號坑內只發現了一種無刃兵器銅殳。
北廂房(車馬房左邊)出土有22件武士俑,另外發現殘鹿角1件,動物朽骨一堆。古代作戰前要在軍幕內占卜、祭祀,祈求神靈保佑能打勝仗,古名"禱戰"。鹿角、獸骨應是祭祀的遺物,因此,此廳很可能是戰前占卜、祈禱活動的場所。
南廂房(車馬房右邊)從東向西分為廊房、甬道、正廳和便房。南廂房內有鎧甲武士俑42件,身材魁梧高大,同北廂房陶俑一樣,他們均相向排列。《尉繚子》中記載,"內向所以顧中也",證明這些武士們應該是警衛士兵。南廂房的正廳可能就是當時的議事廳。
青銅殳
三號坑出土兵器大部分為銅殳,共發現30件。這是一種錘擊性的武器,在秦代是一種專門用於儀仗的兵器,《詩經·衛風》中就有"伯也執殳,為王前驅"的詩句。從兵器也可證明三號坑的武士俑是擔任警衛的士兵。車馬房主要出土戰車1輛。這輛戰車級別較高,髹漆彩繪,車上有華蓋。戰車上有陶俑4件,均戴長冠。
秦代一般戰車上有三名乘員,而這輛車古名為"駟乘車",其職責是負責傳達軍令,向敵軍致戰,也可能是指揮官的專用車。但是,三號坑沒有發現最高指揮官,因為秦實行臨戰命將出征的制度。
虎符是調兵遣將的信物,分左、右兩半,右在王,左在將,凡發兵五十必須左、右兩半虎符相合才可出兵,這就是"符合"一詞的出處。由此可見最高統帥應是秦始皇帝。
春秋戰國之前的戰爭,指揮將領往往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所以他們常常要位於卒伍之前。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戰爭規模的增大,作戰方式的變化,指揮者的位置開始移至中軍。秦代戰爭將指揮部從中軍中獨立出來,這是軍事戰術發展的一大進步。
指揮部獨立出來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證。這是古代軍事戰術發展成熟的重要標誌。三號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發現時代最早的軍事指揮部的形象資料。建築結構,陶俑排列,兵器配備,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卜占及出戰儀式,命將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飾、裝備等問題的珍貴資料。
四號坑
四號坑位於一號坑的北側,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北邊完整,南半部已被河水沖垮。
坑內沒有隔牆,沒有青磚墁地,沒有木架結構,更沒有出土任何文物,只有回填的泥土。其餘三個坑為東西長,唯獨此坑是南北長。以上各種差異引起不少學者的疑惑。
多數學者認為,這個坑是未建成的四號坑;大概是坑快挖好時,秦末農民軍進攻關中,工程被迫停止。理由是此坑的深度與一、二、三號坑的深度相同。
有學者認為已發現的一號坑為右軍,二號坑為左軍,三號坑為指揮部,唯獨缺少中軍,四號坑即是擬建中的中軍。
也有學者則認為一號坑表現秦軍列陣的情況,二、三號坑表現秦代軍營及幕府的建築結構和格局。古代的作戰隊形多作橫排方陣,由此推論,四號坑該擬建作表現對敵的場面。
兵馬俑坑的建造方法
從一、二、三號坑的情況來看,兵馬俑坑的建造方法,是先按照坑形設計挖成深約5米的土壙,在土壙的四壁鑲築夯牆。土壙的中部築成一條條過洞與過洞之間的隔牆。在坑的四周及隔牆的左右兩邊每隔1.4米立一木柱。
木柱的下端以長方木作地梁,上端承托著縱橫的枋木,從而構成井口枋形的木框架。在木框架及隔牆的上面密排著棚木。棚木的上面依次排列蓆子和黃土,形成坑頂。
坑頂高出原地面約2米。坑的底部以青色條磚鋪地。從磚地到坑頂的內部空間高度為3.2至3.8米。把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即把四面的門道用立木封堵,使之變成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網頁名稱: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網址:http://www.bmy.com.cn/
簡介:介紹秦始皇陵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內的各個展廳和展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